我校創新發展之“第一”“唯一”“率先” |
發佈時間:2022-04-28 閱讀次數: |
(一)大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創新 1. 首次提出 “大學成功素質教育”概念,並將此確立爲辦學理念,出版專著《大學成功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2. 首次提出“素質分”概念,出版專著《大學素質學分制理論與實踐》; 3. 首次提出“素質導師”概念,出版專著《大學素質導師制理論與實踐》; 4. 首次建構大學素質教育理論體系,第一次出版專著《大學素質教育研究》; 5. 首創並實施大學素質教育“三二一”人才培養體系: “三”即三維素質培養目標:以提高大學生素質爲根本目的,制訂“通適素質教育爲基礎、專業素質教育爲核心、創新素質教育爲高階”的三維一體、協同推進人才培養方案,實現“通適素質過硬、專業素質紮實、創新素質突出”三維素質培養目標。 “二”即“全息場”德育、“開發·內化·創新”教學二條基本路徑:一是“全息場”德育,即德育主體通過德育內容、德育方式、德育環境、德育制度四要素耦合成“全息場”,作用於德育客體,實現德育目標。二是“開發·內化·創新”教學,即開發學生潛質潛能,促進學生將知識內化、創新,形成和發展素質,實現傳授知識向培養素質轉變,從根本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即一套評價系統:即以素質分爲計量單位,運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技術對大學生“通適素質、專業素質、創新素質”進行量化測評,構建“素質分制”評價系統。 6. 首次創建和實施大學素質教育的基本模式——通適素質教育、專業素質教育、創新素質教育三維一體協同推進的“三維”人才培養模式; 7. 首次創建並實施“全息場”德育模式; 8. 首次創建並實施“開發內化創新”教學模式; 9. 首創並實施素質導師制; 10. 率先開展大學生“內省”教育,也是迄今爲止全國唯一一家將“內省”教育納入大學生必修課開設的高校,出版了全國首部“內省”教育專題教材《大學生內省教育簡明教程》,獨創了“四階十二步”“內省”教育教學法,在創設“內省”教育課程提升高校大思政課育人成效方面做出了重要創新性探索; 11. 在全國同類高校中,首次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主席杜青林批轉的《爱游戏官方网站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主要經驗及建議》研究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並被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題爲《爱游戏官方网站創新大學生素質教育模式》的教育體制改革簡報([2017]第18期),向全國推介本校創新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經驗做法; 12. 首次提出“通適素質”概念,在全國高校中唯一設立“通適素質教育學院”; 13. 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素質教育研究院”; 14. 在全國同類高校中,率先成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單位並擔任常務副理事長; 15. 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率先發起成立湖北省素質教育研究會高等教育分會並被推選爲首任會長單位; 16. 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率先發起成立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民辦教育分會並被推選爲首任會長單位。 (二)人才培養 17. 全國高校中“唯一”系統開展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量化測評並設定思想品德學分; 18. 全國高校中“唯一”將學生思想品德素質學分與學士學位證掛鉤; 19. 全國高校中率先開發“博覽羣書”考試系統,實施“博覽羣書”考試,給予“博學”學分; 20. 率先實行各類人才分類培養、分類制訂人才培養方案; 21. 在全省同類高校中第一個擁有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22.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23. 2008年,我校智能建造學院在全省同類高校中牽頭成立了“湖北省建設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委員會民辦高校暨獨立學院組”,我校任組長單位,定期組織成員開展土建類人才培養主題研討、學科競賽、教材編寫等,影響大反響強烈,有利促進了我省同類高校間的交流學習及土建類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 24. 全省同類高校中第一批獲批“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 (三)教育教學 25. 全國民辦高校中,唯一獲得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6. 2012起全面取消清考、補考制,是全國高校中第一所取消清考、補考制,全面實現重修的高校; 27. 第一批獲批教育部產教融合項目,數量位居全國民辦本科高校之首; 28. 第一批獲評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9. 第一批入選教育部高等教育評估中心工程教育認證專家(祕書)庫; 30. 全國同類高校中率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31. 第一批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無紙化考試試點學校; 32. 全國首批加入“全國高校內部質量保障機構聯盟”(簡稱“CIQA”),並擔任CIQA常務理事單位; 33. 2021年大學英語(二)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是全省同類學校唯一; 34. 人工智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首批參評通過2010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及二級分校)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 35. 2002年起在同類學校中率先實行英語、數學分級教學; 36. 全省同類學校中首批招收專升本學生; 37. 全省同類學校中首個招收輔修學位; 38. 全國高校中首家實行教學成果積分制; 39. 全國高校中首家實行校內標準課程評審制; 40. 全國高校中率先實行公選課線上學習線上考試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41. 全面推行教學信息化,全國高校中率先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師生參與率雙一百; 42. 強化學生學業成績過程評價,率先建立基於教學大數據的形成性評價體系並全面實施; 43. 率先實現對畢業綜合訓練、畢業實習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實施、管理和監督; 44. 率先採取系統學業預警方式,全面實行課程預警、留級預警、退學預警、畢業資格預警、學位資格預警; 45. 率先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安排,健全勞動教育管理制度和學生勞動評價機制; 46.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47. 全省同類高校中第一所擁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資格。 (四)學科、專業、課程建設 科研工作 48. 全國同類高校中,首次被列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國辦發〔2010〕48號),獨立承擔“創新民辦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任務; 49.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獲得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50. 2018年度學校成果被提名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參加了國家科技獎勵辦組織的視頻答辯,是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 51. 我校與武漢市江夏區教育局聯合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是全國首家由高校和地方教育局聯合成立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機構; 52. 湖北省同類高校中,首次獲批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鄂教科函[2014]12號)“民辦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 53. 全省同類高校中唯一主持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和三等獎1項; 54.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高等教育改革“試點學院”; 55.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56.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57.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 58.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楚天學者設崗學科; 59. 擁有2個“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羣,位居全省同類高校之首; 60. 全省同類高校中首批擁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61.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62.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專業; 63. 現有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位居同類高校之首; 64. 現有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位居同類高校之首; 65. 現有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和教學團隊總量位居同類高校之首; 66. 與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緊密合作開辦助產學專業,是湖北省民辦本科高校中開辦的第一個助產學專業; 67. 工藝美術(玉石雕刻方向)專業是全國高校中第一個創辦的特色專業; 68. 工藝美術(玉石雕刻方向)專業在全省同類院校中第一個獲批湖北省一流專業建設點; 69. 全國同類院校中首批獲批國家級一流線上線下混合課程; 70. 2014年3月創辦“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爲湖北省同類高校率先創辦人工智能類本科專業; 71.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省級精品課程; 72.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73. 同類高校中率先建立文法學院漢語言文學系作家班; 74. 全國同類高校中第一個開辦“人工智能學院”; 75. 2018年2月,廣信商學院獲得AACSB國際認證協會會員資格批準,成爲湖北省會員單位中唯一的民辦高校; 76. 湖北高校中率先成立智能建造學院(全省高校唯一一家),並在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開設智能建造本科專業(全省同類高校唯一招生)。 (五)國際標準研究 77.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擁有“國際標準研究院”; 78.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擁有離子色譜標準創新研究基地; 79.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主辦2次國際標準學術會議; 80.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同時承擔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任務; 81.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擁有ISO/TC183/WG24國際標準研究工作組全球召集人; 82.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擁有ISO/TC102/SC2/SG36國際標準研究工作組全球召集人; 83.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獲聘冶金國際標準化活動國內專家委員會委員。 (六)培養成效 84. 2003級校友解礫,爲首批國家3551光穀人才計劃11人高端金融管理類人才,是3551人才計劃實施以來該計劃最年輕的人才,首批教育部全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首批湖北最年輕的產業教授; 85. 2009級電信專業校友張霽獲華爲“天才少年”項目,年薪201萬,爲入選名單中唯一本科爲民辦高校的學生; 86. 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各類獎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出版文學著作、獲國家專利數量和檔次在全國同類高校中遙遙領先; 87. 學生獲省部級及以上各類獎項5600餘項,其中,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競賽、機器人大賽、工程算量軟件大賽等國家級大賽一等獎73項,獲獎數量和檔次位居同類高校之首; 88. 湖北省同類高校中唯一既獲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一等獎,又獲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湖北省賽區特等獎; 89. 湖北省同類高校唯一斬獲“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冠軍; 90. 我校機器人協會獲得2019湖北省高校創新創業社團唯一一等獎。 (七)校企合作 91. 全省同類高校中,累計獲批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數位居榜首。學校已累計獲批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23項; 92.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與全球著名藥物研發單位“藥明康德”開展校企合作; 93. 學校《智能檢測實踐基地建設》項目榮獲2021年度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項目案例,該項目是湖北省同類高校唯一獲此殊榮的項目,全國僅124項。 (八)師資隊伍 94.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有教師獲聘冶金國際標準化活動國內專家委員會委員; 95. 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教授(專家),同時加盟爱游戏官方网站; 96. 全省同類高校中,生師比位居前列,達到17:1; 97. 全省同類高校中,博士學位教師佔比位居前列,佔25.2%; 98. 全省同類高校中,高級職稱教師佔比位居前列,達50.1%; 99. 全省同類高校中,師資力量位居前列,大師雲集: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教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科大訊飛執行總裁陳濤,中芯國際創始人之一、美國英特爾最高技術成就獎得主謝志峯博士,全國知名電子商務專家李琪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應明博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原主任委員、著名人工智能專家黃心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玉雕大師袁嘉琪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傳承人黃小明,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丁明玉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劉虎威教授等學界和業界名家大師、領軍人物紛紛加盟爱游戏官方网站; 100.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斬獲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獎; 101.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取得湖北省青年教師“教學能手”榮譽; 102.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成建制選送優秀教師團隊赴國外著名高等學府交流訪問; 103.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全體教師全部擁爲“教師資格證”和“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資格證或主持人(記者)資格證”雙證,爲湖北省唯一。 (九)國際交流與合作 104. 湖北省同類院校中第一個成建制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 105. 全國同類高校中在國外設立分校最早和最多:2015年4月6日在日本大阪成立爱游戏官方网站日本(大板)分校。隨後在法國巴黎、加拿大尼亞加拉和孟加拉國也先後建立了分校; 106. 湖北省同類院校中第一個成立了“中加學院”; 107. 湖北省同類院校中第一個成立了“中韓學院”。 (十)基礎設施建設 108. 全省同類高校中率先擁有湖北省實習(訓)基地; 109. 全國同類高校中第一批建設服務全校各專業的VR實驗中心; 110. 學校攝影棚作爲實踐教學場地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位居前列; 111. 學校演播廳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位居前列; 112. 全省同類高校中第一個獲批“普通話測試機構”,並榮獲湖北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113. 校園信息化建設位居全國同類高校領先水平; 114. 被譽爲武漢高校最“宜居”的學生宿舍。 (十一)媒體建設 115. 全國高校中首批入駐國家級權威融媒體平臺“央視頻”; 116. 全國同類高校中第一批擁有“學習強國號”; 117. 學校官方微博在2015年度湖北省高校網絡文化建設成果評選活動中,榮獲“十佳博客/微博”,並連續三屆蟬聯此榮譽,是同類高校中唯一入選的官方微博; 118. 學校官網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名站名欄徵選活動中榮獲全國高校優秀網站優秀獎,全國僅20家網站獲此殊榮,是湖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 119. 2008年,在教育部思政司和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舉辦的第三屆全國高校百佳網站評選中,中南在線榮獲“十佳校園服務類網站”殊榮,並位列全國高校第6名,是全國同類高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院校; 120. 全國高校中唯一堅持一年365天每天不間斷更新學校主頁網站、學校新聞網(中南在線)、學校官方微博,學校官方微信等新媒體平臺。 (十二)校園環境 121.全省同類高校中,唯一榮獲湖北省“十佳書香校園”; 122.全國同類高校中,是唯一一所與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學、東湖之濱的武漢大學等大學一同評爲全國十大美麗湖景校園; 123. 在湖北“最美校園競曬”活動中榮獲大學類第一名。
|
[返回頂部] [關閉窗口] |